至少在当年的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中,超导磁场依旧需要使用低温液氮,维持将近零下200度的极低温度。
但现在,且不说制取液氮的难度如何,光是运输就是个很大的问题。
总不能在这边再专门起一个制造液氮的工厂,那样可控核聚变商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。
陈昊看向锻炉面板,不知道万能的锻炉能不能给出一种新的超导材料,让他能在零下40度左右的“室温”实现超导呢?
整理了一下思绪,陈昊开始输入:“我需要一种超导材料,要求易制备,强度高,应用广泛,可制成电缆、电线等。”
“超导应稳定可持续,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实现。如无法实现,适当的低温高压状态下也可。”
这还是陈昊第一次用“商量”的口吻给锻炉提出需求,实在是前世见过太多“狼来了”的故事。
结果真相一曝光,别说狼来了,狼狗都不算啊!